本篇譯自司布真的兩篇作品:《司布真講章大綱》(Spurgeon’s Sermon Notes)26篇,與《大都會會幕講壇》(Metropolitan Tabernacle Pulpit),卷44,#2596;兩者都是基於列王紀下二章14節的經文,後者於1883年6月24日主日晚崇拜傳講。讀者可以比較參考,揣摩這位講道王子如何準備講章大綱,以及這大綱在講台上實際傳講時的情景。
******
「他用以利亞身上掉下來的外衣打水,說:『耶和華以利亞的神在哪裡呢?』」——王下二14
我們最渴慕的對象應該是神,耶和華,以利亞的神。萬物在祂裡面生長茁壯。沒有祂、我們就衰退和死亡。那些將要進入任何聖潔工作的人,應當尋求那與他們前輩同在的神。神何等仁慈!祂是以利亞的神,也是以利沙的神!祂也將與我們同在,因為「這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神,祂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詩四十八14)。
當我們面臨重大困難時,只有神的名可以救助。除了耶和華以利亞的神之外,約旦河的水怎能被分開呢?
以利沙先尋求神,並問「祂在哪裡呢?」以利亞已經不在了,他沒有去找他,而是尋找他的神。
他用以利亞的舊外衣,而不是發明什麼新東西;他想要從同一位神得幫助,他甘願穿上前輩的外衣。真理並非什麼新鮮事。
我們仍然不需要過去的古物,不需要時下的新玩意,也不需要未來的奇事;我們只渴望三位一體的神,聖父、聖子、聖靈,我們就會看到和以利亞時代一樣的神蹟。「以利亞的神在哪裡呢?」憑著對同一位神的信心,那件舊外衣就可以把水左右分開。這個能力來自它固有的源頭。
一.問題成為禱告。彷彿他在呼求——「哦神啊,祢昔日與以利亞同在,求你今日也與我同在!」到今天我們唯一的需要還是以利亞的神。
1. 那保守他忠心的神,在我們因信守真理而被孤立之時,也必保守我們堅定不移(林前一8)。
2. 那垂聽他禱告的神,也必將義人所發大有功效的禱告賜給我們(雅五16)。
3. 那在基立溪和撒勒法、並在曠野中供應他的神,也必供應我們所有的需要(詩二十三1)。
4. 那使他能叫死人復活的神,也必使我們能叫人從他們罪的死亡中復活(王上十七22)。
5. 那降火回應的神,必將生命、精力、和熱情放置在我們心中。(王上十八38)
6. 那賜他食物、使他能走很遠的路的神,也必餵養我們來奔走天路,並保守我們直到路終(王上十九8)。
7. 那賜他勇氣來面對君王的神,也必使我們非常剛強,不懼怕人(王上二十一20)。
8. 那為先知分開約旦河水的神,必在我們將要渡河進入迦南地時幫助我們(王下二8)。
9.那用火車火馬接走他的神,也將差祂一營的天使來接我們進入榮耀。
二.問題得到回答。以利亞的神並沒有死,也不打盹,也不遠行。
1. 祂仍在天上看顧祂為自己所預備的那些人。他們也許躲在山洞裡,但神知道他們是屬祂的。
2. 祂仍然心憐求吿,賜福給乾旱之地。
3. 祂仍舊能夠保守我們忠心,使我們在不信的世代中不屈膝膜拜巴力。
4. 祂仍在靜默中微小的聲音。祂向敬虔的心輕聲低語:祂藉著平靜和剛強的靈完成祂的旨意。
5. 祂仍然作王掌權,懲罰壓迫者(王上二十一18~19),保守祂自己的僕人(王下一10),並確保有下一代接續的忠僕(王上十九16)。
6. 祂將要來報仇。難道你沒聽過祂的火馬車嗎?祂將要帶走祂的子民,但你們這些不信之人,糟糕了!到那日你們將要懊悔——自己曾經鄙視地喊叫:「以利亞的神在哪裡呢?」
哦,願我們都如此專注,能感受神的同在!
哦,願我們都如此委身,能領受神的恩惠!
哦,願我們都有神的同在,能有祂的大能束腰!·
哦,願我們都能活出這個信念,使我們不用再問這個問題!
(此為大綱;講章全文容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