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的目標與「主人神學院」(The Master’s Seminary)的宗旨一致。它是要鼓勵並教導這一代與下一代的牧師、宣教士和教師,幫助他們按照神的話所要求的去牧養並領導教會。本書以一種高度濃縮的形式提供了「主人神學院」教牧神學課程大部分的內容,目標是裝備人才牧養教會、在宣教工場承擔教牧領導的職分、以及能盡到學院中的教導職責。這本書和《講道:如何按聖經講道》(Preaching: How to Preach Biblically)[1] 以及《輔導:如何按聖經輔導》(Counseling: How to Counsel Biblically)[2] 構成一個三本一套的教牧叢書。
《聖經教牧學》的對象是經驗豐富的牧者,和預備進入或才剛進入事奉的年輕人。它呼籲牧者們回到聖經,以之為發展事奉哲學的權威基礎。由於我們這一代的許多牧師都已經被消費者導向或市場導向的事奉哲學所擄,因此,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恢復、重申,並復原一個符合聖經的教牧事奉進路。就這點而言,《聖經教牧學》既有應當遵行的指導綱要,也有應當避免之危害的禁戒。
這並不是教牧事奉的完整本。我們把許多特定的課題留待其他的討論場合來處理:例如,教會增長、教會紀律、教會會員制、教會體制,[3] 以及特殊事工的細節(像是青年事工、成人事工)等。此外,沒有任何一章鉅細靡遺地論述了該章的主題,而只是提供一般處理的建言。這本書想要表現的優勢是其廣度,因為它要處理的議題是,按著聖經的本質來看,一個牧者應該是怎樣的人,以及他應該如何在教會中服事。
更明確地說,《聖經教牧學》有三重特定目標:
- 確認神在聖經中對於教牧事奉的絕對要求,也就是要回答一個問題:「一個牧者建立事奉哲學的權柄為何?」
- 闡明聖經中對於教會牧師們的資格要求,也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神授權給誰,作為基督群羊的受託牧人?」
- 描述聖經中對於教牧事奉的優先排序,也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根據聖經,教牧事奉包括些甚麼?」
榮耀歸與神,約翰.麥卡瑟院長已經牧養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超過三十五年,並且對全球都有影響力,他寫作了本書的很大一部分。他在「主人神學院」的同事也參與了本書的寫作,他們在牧會和從事神學院培訓牧者方面,平均下來都有超過二十八年的經驗,他們也從各自的寶庫中貢獻出特別的長才。讀者們很快就會欣賞到他們在教牧事奉上不同、但卻合一的陳述,這些是從他們豐富的個別經驗裏衍生出來的。
讀者也會注意到處理不同題目的多樣風格。比較明顯的不同是,有些篇章大量引用文獻,而另一些卻極少引用。從某個層面來說,這樣的多元性是依照個別主題的性質來決定引用數量的多寡,少部分原因是依照作者個人的選擇。每一位都以他所認為最明智的方式來處理不同的牧養階段。
從聖經轉入應用,書中列出四大類別,包括:(1) 根據聖經來看教牧事奉的特性與本質,(2) 聖經對於預備作牧者之人的要求,(3) 聖經對於牧者的個人資格要求,以及 (4) 根據聖經來看教牧事奉中各項活動的優先排序。這樣分題,是因為很想回答一個問題,即「今天的牧者如何依照聖經的命令建立當代的事奉?」應用《聖經教牧學》的觀念,希望產生的果效是,使得教牧事奉能以基督身體的靈命為主要的關注。
因為禱告在教牧事奉中是極其重要的,在「個人資格」的部分,用了兩章來強調牧者在這方面的生活。一章主要是論及牧者個人的禱告生活,但並非局限於此;另一章則是以教會生活中的禱告為主。當然,要完全區別這兩類的禱告是不可能的,但是用兩章來處理,是要讓讀者格外重視這個非常重要的主題。
在本書最後的〈延伸閱讀〉部分,我們避免列出上百本已經絕版或無足輕重的書;取而代之的是,我們選取了教牧事奉方面最佳、可取得、可負擔得起的一些樣品。把這些書列在這裏,並不表示我們推薦該書中的所有內容,只不過是反映出我們對於該書整體的正面印象。反之,沒有被列在此的書籍並不一定表示該書被排除了。我們鼓勵讀者,把我們所列出的書單作為《聖經教牧學》之外首先要收集的輔助材料。
註腳列出大量與教牧事奉有關的文獻。對於想要進一步使用這些資訊來研讀的讀者,它們可算是金礦。當然,只想讀內文的人還是會得到幫助的。
「主人神學院」的教師們,以一個簡單的禱告獻上《聖經教牧學》:願主耶穌基督喜悅使用它,以此來勉勵牧者同儕,並且預備新一代的牧人,用使徒那樣單純的熱忱,餵養並領導基督的群羊──教會。
約翰.麥卡瑟
理查.梅胡
羅伯特.湯瑪士
[1] John MacArthur, et al., Preaching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2005)。
[2] John F. MacArthur and Wayne A. Mack, et al., Counseling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2005)(江淑敏譯,《聖經輔導入門—輔導原則與實踐的基本指南》〔台北:華神,2003〕)。
[3] 本書預設長老制形態的教會體制,每個地方教會有多位長老(徒十四23,二十17)。對於這類教會組織的詳細解說,參:John F. MacArthur, Jr., The Master’s Plan for the Church (Chicago: Moody, 1991), 87-94, 179-213,和 Alexander Stauch, Biblical Eldership, 2nd ed. (Littleton, CO: Lewis and Roth, 1988)(劉志雄譯,《按照聖經作長老》〔天糧書室,2002〕)。
摘錄自《聖經教牧學》(Pastoral Ministry: How to Shepherd Biblically)
作者:約翰˙麥卡瑟(John MacArthur)與主人神學院(The Master’s Seminary)教師
譯者:蔡蓓、蔣虹嘉
出版者:美國麥種傳道會
出版日期:2019年八月
ISBN 978-1-939-25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