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伯斯(Richard Sibbes, 1577–1635)被稱為「天堂醫生」,這是因為他敬虔的講道與屬天的生活方式而得名的。Thomas Manton 則說:聽薛伯斯講道的人,通常稱他為 「滴下甜蜜者」(Sweet Dropper),因為「經常從他滴下甜蜜而屬天的結晶」。華爾頓(Izaac Walton)論到薛伯斯說:
讓這公允讚語,歸於這有福的人
Of this blest man, let this just praise be given,
在他進入天堂之前,天堂已在他裏邊。
Heaven was in him, before he was in heaven.
司布真說:「薛伯斯從來不會浪費學生的時間,他以雙手拋撒珍珠與鑽石。」
鍾馬田在《講道與講道的人》裡面如此說:
有的清教徒作家則比較溫和,更直率,更具實踐性。我對他們其中一個叫理查˙薛伯斯(Richard Sibbes)的人一直非常感恩。有一段時期,我曾經操勞過度、疲憊不堪,因此受到魔鬼不同尋常的攻擊。這種狀態和情形之下,讀神學作品解決不了問題。事實上,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你需要的是溫和、柔軟的靈性治療。那時我發現,十七世紀早期,薛伯斯在倫敦被譽為「天堂醫生薛伯斯」,他的著作是一劑永恆的良藥。他的《壓傷的蘆葦》(The Bruised Reed)和《靈魂的衝突》(The Soul’s Conflict),平息、安撫、安慰、鼓勵、醫治了我。——鍾馬田著,夏蔚譯,《講道與講道的人》(South Pasadena:美國麥種傳道會,2015),199頁
我會在此陸續分享薛伯斯的雋語。
講道是上帝所設立
並分別為聖的安排
目的在於孕育信心
啟迪悟性並吸引人
意志情感歸向基督
Richard Sibbes
(1577–1635)翻譯:Cary Chuo